近日,一则新闻在全球头条和社交媒体刷屏:拥有近70年辉煌历史的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(MIIS)宣布将于2027年6月正式停止招生并逐步关闭。这所学院在翻译界享有崇高地位,被誉为“翻译界的哈佛”,其关停引发了广泛关注。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,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关门弟子”。
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成立于1955年,前身为蒙特雷外国语学院,2010年正式并入全美排名第五的明德学院。其口译和笔译专业长期位居世界前列,培养的学生在政府机构、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中广泛活跃。然而,蒙特雷的关停并非偶然,背后有多重原因。
根据资料显示,蒙特雷面临着持续的财政赤字和招生不足的困境。《The Middlebury Campus》报道,预计2025财年赤字将达到1410万美元,其中870万美元来自蒙特雷。疫情之后,国际生源锐减,导致招生目标仅完成一半,实际招生人数维持在440人左右,远低于收支平衡点。
与此同时,翻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。近年来,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在翻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,推动了翻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。AI翻译效率提高近9倍,成本平均降低90%。这使得翻译行业的薪酬水平也出现了大幅下滑,许多翻译者的报酬几乎缩水了一半。
展开剩余41%蒙特雷并非个例,全球语言专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2023年,西弗吉尼亚大学宣布取消所有外语和创意写作课程,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专业人数从953人减少到578人。美国的语言旗舰项目中,有超过三分之一失去了资金支持,英国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有类似的情况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外语人才该如何“突围”?专家指出,蒙特雷学院的关停标志着传统教育模式的重构,同时也预示着新机遇的开始。虽然AI会对翻译人才市场进行“洗牌”,但优秀的高级翻译人才仍然稀缺,人工翻译的价值在于文化理解和情感交流。
未来,复合型“AI+人才”将成为新趋势。翻译教育需要从“量的扩展”转向“质的提升”,培养既精通语言又能驾驭数字工具的复合型人才。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:“我的语言的界限,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。”当技术打破语言壁垒,人类的创造性表达和文化理解将迎来更多可能性。
盛达优配app-按天配资利息-配资专业门户-配资平台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